注册
登录
当前位置:互信范文网>范文大全 > 读后感 > 2023年度传习录读后感-王阳明《传习录》读后有感8篇(完整文档)

2023年度传习录读后感-王阳明《传习录》读后有感8篇(完整文档)

时间:2023-08-19 13:16:01 读后感 来源:网友投稿

传习录读后感-王阳明《传习录》读后有感问:'延平云‘当理而无私心’。‘当理’与‘无私心’如何分别?“先生曰:'心即理也。‘无私心’即是‘当理’,未当理便是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习录读后感-王阳明《传习录》读后有感8篇,供大家参考。

传习录读后感-王阳明《传习录》读后有感8篇

传习录读后感-王阳明《传习录》读后有感篇1

问:'延平云‘当理而无私心’。‘当理’与‘无私心’如何分别?“先生曰:'心即理也。‘无私心’即是‘当理’,未当理便是私心。若析心与理言之,恐亦未善。“

又问:'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,似无私心,但外弃人伦,却是未当理。“曰:'亦只是一统事,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。“

””《传习录》

王阳明通过朱熹老师的一句话来阐释他的'心即理“学说,'当理“就是天理显现,要想天理显现,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。私心就是后天习染的体现,去掉了就是无私心。无私心当然就是天理。反过来讲,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现,那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,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。简单的说当理等于无私心,它俩是一回事。要是把他俩分开说就是因果关系,这是朱熹的理论了,王阳明是不认同的。

有意思的是陆澄又问了佛家的无私心和当理的关系,他认为佛家的无私心是不当理,因为他抛弃了人伦,这个人必须得尽孝。在我们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,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。作为一个人,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,我们必须要尽孝。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,可能没有子女,但他一定有父母。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,四大皆空,那父母之情呢?在父母健在的时候,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,这就是天理没有显现。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,说白了,你为了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,因为私心所以不当理。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即理的一个体现。

传习录读后感-王阳明《传习录》读后有感篇2

爱问:'昨闻先生‘止至善’之教,已觉功夫有用力处,但与朱子‘格物’之训,思之终不能合。“这一段说的是徐爱听完王阳明的教导,觉得好像是那么回事,但回家再仔细琢磨,发现与他以前学的这些朱熹的言论总是不能契合,所以他来问王阳明。

这一段对我有帮助的是'子夏笃信圣人,曾子反求诸己。笃信固亦是,然不如反求之切。“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。王阳明对这两个人首先做出了肯定。子夏是坚信孔子的观点,并笃定地去奉行实践。曾子是听完之后先反思,然后再去实践。我现在的状态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。师父说什么我都坚信不疑,然后努力在生活当中去践行师父说的这些修行方法。也反思,但不是件件都反思。

然后王阳明对徐爱引的'《书》之精一,《论语》之博约,《孟子》之尽心知性“进行了讲解,并对《中庸》说的'生而知之,安而行之;学而知之,利而行之;困而知之,勉强而行之“三种人分别说明。'尽心、知性、知天是生知、安行事,存心、养性、事天是学知、利行事,夭寿不二、修身以俟是困知、勉行事。“我自己对照了一下,我勉强算第三种人...

全文已隐藏

(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,您需要先登陆!)

推荐访问:传习 读后感 有感

版权所有:互信范文网 2010-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[互信范文网]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

Powered by 互信范文网 © All Rights Reserved.。备案号:京ICP备10026312号-1